李炳光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Dr LI Ping-kwong 
按立/轉職年份:
1966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退休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愛主更深,委身事奉。 
喜愛之金句:
我們相信,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三:18)。 
見證或分享:
數十年的事奉和牧會,深感主恩豐盛,並且確信在主裡的勞苦是永不徒然,所謂流淚撒種,必歡呼收割,謹此籲請同道們殷勤事主,熱愛教會,多種多收,主必恩上加恩,力上加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2023年01月8日 
受託的人生 
受託主日 
第2期 

立約主日之後,便是受託主日,每年各堂都利用這一天邀請各堂會職員和代表,小組組長等在主前重新接受託付和委身立願。所謂「受託」——「管家的職分,Stewardship」這似乎是教會的專用名詞,這名詞的意義大多數都是引用馬太福音25:14-30「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來作解釋,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個別的天賦,才能,應該盡可能發揮使用,服事上帝和他所愛的世界乃每個基督徒應盡的責任,包括時間的運用,如何管理和使用自然界的資源,如何遵守身體健康的規律,珍惜上帝所賜予他的各種恩賜,關懷教會聖工的需要,關心福音的廣傳和慷慨的奉獻。基督徒的受託,是他必須承認他所有的一切並不是自己的,乃是上帝所賜並且託付他有規律地,按合式比例獻上他的時間,才幹,金錢服事上帝,並求全人類的福祉,他這樣做是由於他感謝耶穌救贖的大愛,所以受託的生活乃是藉着在耶穌基督裏的信將自己完全的獻給上帝。
總的來說:「基督徒的受託乃基督徒對上帝的愛和他的旨意的一種反應,承認個人蒙上帝揀選,以感恩的心,負責任的態度,有建設性地使用其一生,他受此託付因為耶穌為他死了。他能承擔此託付,因為耶穌復活了」。
換言之,基督徒受託的人生是負責的人生,是活潑的生命,是實踐的信仰,是見證的生活,是愛心的行為,是毫無保留,完全的奉獻。
所以,受託主日乃再次提醒我們,信仰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信仰絕不是一種表面循例式的行為,一種生活的點綴或心靈裏的寄託而是把整個生命毫無保留的獻上,這樣我們整個人生觀就會截然不同了,正如保羅的名句:「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
潘霍華牧師曾說:「基督呼召一個人,他召他來是為他而死。」他補充說,「當我們向自己說No,向上帝說Yes的時候,就是一次殉道。」
十分欣賞普天頌讚402首的「應當獻身歌」其中的兩節:
「救主為我捨生,救主為我流血,因欲贖我靈魂,免我死亡絶滅;
主捐生命為我,我為主捐何物?
我當獻我生命,我當獻我時光;拋卻世間富貴,為主憂,樂,死,亡:
救主為我捨命,獻身我本應當。阿們。」


2021年12月5日 
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聖經主日 
第49期 

今天是教會所定的「聖經主日」,普世教會都習慣以今天(每年十二月第一主日)提醒信徒思想聖經的重要性;反思聖經和我們的關係;支持聖經公會翻譯,發行和印製聖經的工作,同時感謝天父賜給我們寶貴的聖經,但可惜多年來我們都似乎把這主日忽略了。最大原因,是每年的聖經主日都與將臨節撞期,我們通常都誦讀將臨期經文,宣講將臨期信息,這是可以理解的,其實鼓勵信徒重視讀經生活,勤讀聖經,實踐真理也是重要的。

從對「聖經主日」的忽略,使我們聯想到我們對聖經應有的態度,有人認為聖經已與時代脫節,其教訓已經過時,解決不了社會中的各種問題,我們有意無意間否定了聖經的權威,也忘記了聖靈透過聖經在人生命中所運行的偉大工作,「並且知道你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在基督耶穌裏的信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5-16)這是保羅對提摩太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對聖經權威的肯定。

當我們研究教會歷史的時候,就會發現許多宗教偉人都因為研讀聖經而生命改變了,最熟悉的故事莫如奧古斯丁的悔改完全因為讀了羅馬書13章11-14節,並且因而寫了不朽的「懺悔錄」。那是他的悔改得救見證集。我們的會祖衞斯理約翰,也十分重視聖經,後來更被稱為「The man of ONE book」。

當年以斯拉對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百姓宣讀摩西的律法書時,聖經告訴我們:百姓不僅「明白所念」的,並且聽見這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又「大大喜樂」。第二日照律法書的吩咐守住棚節,他們明白聖經的話,挑旺他們愛主的心,激發他們採取行動,面對當時的挑戰(尼8:7-18)。

今天我們面對時代和生活中各種不同的挑戰和壓力,實在應當認真地研讀上帝的道,明白他的教訓,尊重聖經的權威,順服聖靈的引導,因為「他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是我們路上的光。」(詩119:105)同時「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4:12)深信他的話定能幫助我們面對各種衝擊,活出得勝的人生。


2020年12月20日 
這個冬天不太冷 
聖誕主日 
第51期 

多年前某間教會請我在聖誕節主持佈道會,給我的講題就是「這個冬天不太冷」,這題目似乎與聖誕節無關,可能是引用當年一齣電影的片名:「這個殺手不太冷」,內容是描述一個滿有溫情的殺手,使本來是滿有血腥的場面卻充滿了溫馨。
香港本來就很少有太冷的冬天,在北半球許多地方都冷天雪地,而香港仍溫暖如春,不過,有時「冷」未必單代表天氣,也可代表不愉快的處境,也代表冷酷無情的事件,更可用來描寫一個人的態度,「冷」可代表着缺乏愛心、缺乏溫情、缺乏關懷、失去平安、喜樂等情況,如果「冷」用來描寫以上情境,那麼,香港這個冬天天氣不太冷,其實在處境中,人的心情上,這個冬天實在很冷。
新冠病毒的疫情延續了差不多一年了,我們都遭遇前所未有的劫難,天災人禍使整個世界都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今年的聖誕將是一個缺乏歡樂的聖誕。其實,第一個的聖誕節也是一樣,當年人是活在冰冷的黑夜,沒有佈置,沒有燈光,沒有多姿多采的慶祝,人活在失落痛苦的日子,但在失望、灰心、期待的心情下,因為耶穌的誕生,帶給他們溫暖、喜樂、平安和盼望。
天使當年的佳音:不要懼怕(安慰),大喜信息(歡樂),關乎萬民(屬所有人的),生了救主(拯救)包着布,馬槽(窮人的福音)那就是記號(希望的福音),榮耀歸上帝(榮神),平安歸人(益人,平安)。
不錯,聖誕的精神是「平安」;聖誕的喜樂是「希望」;聖誕的中心是「愛」。
曾看過一張聖誕咭,畫面是冷天雪地的郊野,到處都是白色、灰色等冷的顏色,但中間有一小房子,在灰白色的背景中,只有屋子的窗戶配上紅色,所謂萬白叢中一點紅,這點紅使整幅圖畫變為溫暖,並代表着屋內有光、有火、有人、有生命,這幅畫最能代表聖誕的精神和耶穌基督降生的意義。
這個冬天原本很冷,能否因着基督的愛和我們信、望、愛的生活見證,變得溫暖一些呢?
但願我們因為耶穌的降生,我們的生命將會不一樣,這個聖誕不太冷,祝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