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光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O Lung-kwong 
按立/轉職年份:
1979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退休、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專業發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高級研究員(榮譽)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16年01月24日 
在主愛裏彼此合一 
合一主日 
第4期 

香港的社會因政制上立場的分歧而撕裂,世界因政治和經濟利益而發生各式各樣的衝突,一些宗教狂熱分子因狹隘的信念而排斥異見分子,甚至一些恐怖分子以恐怖手段去殺害異己;家庭成員,為了金錢利益而對簿公堂,彼此控訴。
這是一個分裂和彼此排斥的世代,各人都以為自己擁有真理而醜化、批評甚至攻擊和自己立場不同的人。
香港和世界各地教會近年來也面對着因對同性戀和同性戀者的不同立場而引起紛爭和分裂。一月十四日普世聖公宗作出歷史性決定,宣佈暫停與支持同性婚姻的美國聖公會的合一關係,在未來三年暫停其在普世聖公宗的地位。
無論在社會和教會,分裂的原因主要在於認知、信念和行動上的差異。
(一)在尼希米和以斯拉的時代,律法書及當時所明白的意思成了以色列人的共識和合一的基礎(尼8:1-10);在古代的社會,以色列人皆接受律法師對律法教導的權威,但在時代不斷轉變之際,認知之差異越來越明顯;在耶穌的時代,他在安息日進入了自小長大的拿撒勒會堂,在他讀出以賽亞先知的話時,雖然好像獲得了眾人的稱讚,但他們對他的解釋覺得驚訝,卻不接納(路4:14-29)。律法和先知的經文雖然維持不變,但卻有不同的解釋和認知;因此,即使在耶穌的年代,他已不能用經文去作為合一的基礎,他對經文的解釋,反而帶來對立!這種差異的現象,其實是學習彼此聆聽、尊重和分享差異的機會;故此,訴諸理性的認知,並不能帶來合一。
(二)在建立合一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即使大家的信念相同,如對民主的肯定,確認一男一女的婚姻關係才是聖經的教導和教會傳統。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由於對信念的委身程度不同,面對實際情況時的不同分析和考慮,帶來實踐信念在意見上的差異,並因此彼此不信任;若只強調建立共同信念以達成合一,往往不能達到目標。
(三)合一的最重要基礎並不是共同的認知和信念,而是愛的行動。正如耶穌在為信徒合而為一的祈禱所說的,信徒合而為一是因為知道上帝愛我們如同父愛基督一樣(約17:20-23);而保羅強調我們是一個身體,促使合一的最大恩賜就是愛(林前12:14-13:7)。愛包含了接納,包容,忍耐,恩慈,不自誇,不張狂,不計算人的惡,彼此信任,满有盼望,以及上帝為愛我們而犠牲基督的生命。
面對社會、家庭和教會內的差異、分裂,只有人們願意以愛的行動去聆聽,彼此體諒、尊重與相愛,不一意孤行,各走極端,而是以牧養的愛去彼此牧養,我們才可以經歷在主愛裏彼此合一,這是主最大的教訓。


2015年03月1日 
上帝的約使萬國得福 
大齋節第2主日 
第9期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在於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與受造物的人建立約的關係,他是被造者的上帝,被造者是他的子民。

這個約的芻形起源於上帝的創造,這本來理所當然的約,上帝卻賦予人有自由去接納或拒絕。而這個原始的約,發展為挪亞與上帝之約(創9:1-13)、亞伯拉罕之約(創15:17-21;17:1-8)和摩西在西奈山上之約(出19:3-6;20:1-17)。

在歷史的發展中,以色列人不斷破壞這約,不遵守約所訂的誡命,並且視生命之約的誡命,只是硬化的石版上的規條,着重的是文字、字眼,而非精意(羅3:29;7:6),更忽略了上帝的約是寫在心版上。上帝並非要廢掉舊約,乃是要更新他與以色列家和猶太家的約(耶31:31-34)。

當以色列人經歷了國家分裂,南國及北國先後被滅,猶太人被擄,以色列族經歷了上帝的審判而被離散的過程,但同時也經歷了拯救、回歸及重整的過程,真正的以色列已非歷史中只強調血緣文化,政治的群體,已是強調與上帝立約的信仰群體,而這個也是回歸到上帝在創造時,在洪水審判之後,在與亞伯拉罕和摩西立約時的原始群體,單以上帝的恩典被揀選,以上帝的信實為凝聚的基礎,在上帝的恩約中遵守上帝律法為日常生活的準則而形成的信仰群體。但強調血緣的猶太人卻在歷史的苦難中成為一個更內向和排外的群體,在各種的災難中積聚了仇恨,為生存而掙扎中視其他民族為敵人,所有外邦人都被排斥在上帝子民以外,除非他們按照律法要求的行為,如割禮、守食物的條例和守節日等成為猶太人。

這是罪惡權勢操控的結果!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宣告天國的福音,呼喚他們悔改回歸上帝的統治,教導他們人不是為律法而生,而律法是為人而有,不要本末倒置,結果耶穌被憎恨,被釘在十字架上!自願受死去打破罪惡的權柄,打破人與上帝和人與人之間的阻隔,勝過死亡的生命為全人類帶來生命的正確方向和道路,保羅宣告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的福音,使我們藉着上帝的恩典和信實,將生命和耶穌基督聯合,不再只是猶太人,而是全世界的人,也就是外邦人都可以成為上帝的子民,在主的約內合而為一。

這不是一個新的道理,但猶太人、不同的族群,甚至不少基督徒都繼續排斥這道理!自以為優越、自義、自我為中心,排斥非我族類,外人,各式各樣的異見分子等!在今天,無論是在世界政治,香港社會,家庭和教會中,繼續發生!但在創世之約和亞伯拉罕之約中早已明確指出,上帝要使萬國得福,要包容所有人都得到上帝的賜福是上帝的心意和應許!

願我們成為上帝的僕人,使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們中間!


2014年11月2日 
公義的上帝察驗人的心腸肺腑 
聖靈降臨後第21主日 
第44期 

佔中運動已超過了一個月,究竟何時會結束,參與這運動的人究竟持守甚麼期望?這個多月來,不少香港市民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他們的盼望是儘快結束這個運動,對於這運動的目標是為了更民主的香港,不少人覺得這目標毫不實際,最重要的是不要影響今天。在市民中,教會會友中,朋友中,甚至家庭中,由於對佔中運動的不同看法,甚至對立,彼此爭吵,使關係撕裂!究竟這場運動何去何從?為香港帶來甚麼負面或正面意義?基督徒有甚麼看法?
  這場運動的起源可追溯至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這是世界歷史上一個民主國家將自己所統治的地區交給一個非民主的共產政權。中國以「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政策讓香港人安心留港建港;然而,十七年的回歸經驗,香港越來越大陸化,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的承諾卻沒有變化為一個健康的民主制度,官商勾結,行政與立法間的矛盾日益嚴重,令年青一代覺得香港的未來非常暗淡,看不到希望!佔中三子早就預計中央對二0一七年特首的選舉將不會符合普及而平等的原則,故於廿一個月前便聲稱以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金融區作為向中央爭取民主的策略。然而,北京人大常務委員會在八月卅一日為香港二0一六年的立法局及二0一七年特首選舉決定了一個保守的選舉制度,因此刺激了學生罷課,提早啟動了佔中運動,並且因警方在九月廿八日施放催淚彈,驅散群眾,引起了廣泛的反對。
  發展至今天,基督徒有甚麼反思?
(一)政府的權力乃來自上帝,而現代政府的權力乃來自人民,基督徒理當關心政府是否以聖經的原則,也就是以愛和公義,去運用權力,管理社會。
(二)九七以來,港人普遍相信以普及而平等的民主選舉制度,才能保障港人的自由和法制,以建立繁榮的香港,而這是合乎聖經的期望。
(三)「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有高尚而良好的期望,但這種間接式的公民抗命運動卻影響一些人的生計和不便,這是佔中人士必須面對及關愛這些受影響的鄰舍,責無旁貸。
(四)佔中運動發展至今仍能保持着和平地進行,表現了香港人高尚的民主質素,是令人感恩的,但部分示威者和一小撮警務人員,濫用暴力,彼此傷害,應該受到譴責。
(五)青年學生,不追求物質收獲,經濟貢獻,願意追求民主與公義,以無畏無懼的精神去面對權力和壓力,是香港社會的光榮,讓人看到上帝創造人美善的一面。
(六)教會在這危機的關頭,提供了有需要的人在心靈和身體休息的地方,實踐了上帝給予教會的使命。
(七)社會的公義,在於社會的持分者能夠彼此交代,彼此問責,我們都是罪人,讓公義的上帝察驗各人的心腸肺腑!
  盼望政府,市民,佔中和反佔中的香港人,都願意謙卑地彼此聆聽,彼此相愛,一同追求民主、自由、法治、和平的香港!誠心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