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玲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TO Man-Ling 
按立/轉職年份:
2020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安素堂主任牧師、信徒培訓部部長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親愛的,至於你們,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藉著聖靈禱告,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進入永生。」(猶一20-21) 
喜愛之金句:
「我就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約十五5)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十14)
「要擴張你帳幕之地,伸展你居所的幔子,不要縮回;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列國為業,又使荒廢的城鎮有人居住。」(賽五十四 2 - 3) 


上一頁 1 2 3        
2016年09月11日 
不再愚昧 
主日學主日 
第36期 

著名二十世紀德國神學家潘霍華認為「愚昧人比惡人更可怕!」
雖然惡人的意圖明顯,卻可以通過正義的力量加以制衡;但對愚者而言,若他們選擇甘於愚昧,不服從理性,那根本令人防不勝防。所以,他認為愚昧是比惡意更加危險的敵人。
這裏所說的愚昧,並不是指人的某種天生能力(例如智力)遭到了窒礙或破壞,而是在某種環境或勢力下,人被剝奪了或放棄了作為人應有的獨立判斷能力。簡的來說,就是人們把自己塑造成愚昧人,或者允許別人把自己塑造成愚昧人。而更可怕或可悲的,是統治者或有權力的人,並不希望人們擁有獨立判斷能力,而是希望利用人的愚昧,來獲得更大的利益和維持他們已有的勢力。
在耶利米先知的時代,正是猶大國面對亞述、巴比倫、埃及三國在爭逐世界霸權的時代。在強權的威脅下,以色列人沒有選擇上帝,也沒有聽從先知的責備和警告︰回轉歸向上帝,除掉偶像。反倒如牆頭草般時而攔劫埃及攻打巴比倫、時而想聯合埃及背叛巴比倫,最終猶大國隨着各國情勢的消長,自取滅亡。難怪在耶利米書4:22,先知指出,耶和華說:「我的百姓愚頑,不認識我;他們是愚昧無知的兒女,有智慧行惡,沒有知識行善。」
今天,國際局勢依然動盪,昔日的超級大國地位不時受威脅。假如香港仍只懂靠攏經濟強國、吹捧地產霸權,而主動或被動地放棄對誠實、公平、公義的持守,我們豈不也像那些愚昧無知的兒女嗎?
潘霍華認為,要「治療」愚昧,唯一方法是得着靈性的救贖,就是要敬畏上帝。不約而同,有位從事基督教教育超過三十多年的學者分享她的領悟︰「教育本身,不論是普通教育或基督教教育,都不能把人的生命改變成基督的形象,惟有上帝才能夠按基督的形象徹底改變人的生命。」
今天是主日學主日,相信各堂的主日學已不再停留在昔日「識字」、只追求認知的年代。反而要更進一步,發展上帝賦予我們各人獨立的判斷能力,以至在現世中,能戳破世間愚昧的謊言,成為一個有智慧、順服和敬畏上帝的人。


2015年03月22日 
從受苦基督學習順從 
大齋節第5主日 
第12期 

在一個高舉自由的世代談順從,總讓人感到不是味兒;但在一個高舉基督的信仰群體不談順從,更不是味兒。

基督徒就是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沒有順從,門徒就成不了門徒。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在其著作《追隨基督—作門徒的代價》中,曾提出「唯有相信的人才是順從,也唯有順從的人才相信」。他這說法對當時高舉「唯獨恩典」或「唯獨信心」的人帶來相當的震撼,以為在信心以外,還有附加條件。然而,他並不是要否定因信稱義,而是指出順從是回應主耶穌呼召的實際行動,是所有相信的人所作的第一步,這就是作門徒的條件和起點。但現代社會的人往往將順從理解為沒主見、被牽著走、妥協、或屈服等,人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寧要自主不要順從。有如此不同理解,在現代社會作主門徒無疑是很大的挑戰。

希伯來書五章八節提醒我們,基督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這學習和順從並不作難。 基督面向十字架的苦杯,他並不隱藏或否定其中的苦:他心裡憂愁,甚至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上帝。但他沒有選擇讓步、妥協或屈服;相反,他以忍耐、順服來承載這苦難。受苦基督的順從表達出一種帶來生命的能力,是源於對上帝的信靠,而作出這種自願、「為他」的行動。

要學效受苦基督的順從,我們需要有面對社會挑戰的勇氣,因順從不是為了逃避衝突,而是為了對呼召者作出負責任的回應行動。基督徒能順從,不是仗賴我們的理性、原則、良知、自由、或道德,而是我們願意放下自我,以順從回應上帝的呼召,與他契合。這實在需要倚靠這位期望我們以勇敢行動作回應的上帝。否則,順從是可能被惡者所利用,而做成對他者的傷害,成為不負責任的魯莽行動。

活在世上,人總不能倖免於難。但受苦的基督為你、為我承受苦難,成為我們的勇氣,在這充滿挑戰的世代,能不向惡者妥協,並勇敢地選擇順從,站在受苦的基督旁,與基督一同分擔。

願我們透過大齋節期的操練,再次順從基督的呼召,與基督一同受苦,進到世界「為他」而活。


2012年07月29日 
愛很容易? 愛很困難? 
聖靈降臨後第9主日 
第31期 

愛很容易,因為這是一個小朋友也能明白的事情;愛很困難,因為有人到終老時仍未學懂愛——愛是超越年齡和性別的。
愛很容易,因為你不需要很富有,也能感受愛;愛很困難,因為縱使你付上所有的財產、甚至性命,也不能交換而得到愛——愛是超越身份和地位的。
愛很容易,因為你毋須修讀專業的課程、也不用經過訓練考試,也可以寫下令人動容的愛的故事;愛很困難,因為無論你如何的持續進修、累積多少經驗,也不是必然懂得愛和被愛——愛是超越學識和經驗的。
保羅也形容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又是超過人的知識所能測度的。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所顯明的愛,無論是猶太信徒或外邦信徒,也能成為上帝家裡的人;他們不但在基督的救恩上有份,更能在基督裡合一。
那麼,要得著這份基督的愛,是很容易,還是很困難?
愛很容易,因為不少信徒的分享,也見證著基督的愛無處不在;任何人只要願意,也必能經歷基督的愛。我相信每個基督徒也曾經歷這份愛,只是當我們遇到困難或挑戰時,會忘記了這份愛,並感到上帝的愛是遙不可及。
在以弗所書3︰14–21節,保羅為教會的禱告,希望信徒心裡剛強,有能力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並因此得以充滿上帝一切的豐盛。「明白」原文有「用心地抓住」的意思;所以,這份基督的愛實在是需要「能力」和「用心」才能把握著的。保羅給了我們兩項秘訣︰
1. 靠著聖靈,讓基督內住在我們心裡︰因為能力和用心,不是出於人自己。人有著自己的限制和軟弱,並不完全,若不是聖靈的幫助,我們沒法理解和有把握得著基督的愛;
2. 與眾聖徒「一同」明白︰保羅提醒我們,要對基督的愛有把握,不是個人的努力,而是需要在聖徒的群體裡面體會和學習。聖徒的群體不只是一班有共同信仰特質和興趣的人,更加是有基督將我們的生命彼此連繫。我們在其中不一定會常常感到快樂,但我們會共同體會彼此的喜樂與痛苦,會一同背負別人的生命。
  得著基督的愛並不困難。願我們也靠著聖靈的幫助,一同在基督的群體內學習和體會這份基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