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冷清、死寂的醫院走廊,感到家人會要我禱告。我要說甚麼?我肯定會應用神學院的所學。然而我知道,這禱告不會像我以前所發的禱告。
我轉彎走進祖父的加護病房,家人都在等候。他們因缺乏睡眠,面容疲倦,因為要作出困難的抉擇,眼裏滿了憂傷的淚水。這一夜是祖父在世的最後一夜。是時候移去喉管和接線了,每個人都抓住身邊的人的手,每個人都望向我。忽然間我一切所學都毫無價值。
我思索着要用甚麼話來禱告,我們在靜默中站立。我不知道要說甚麼好。我記起羅馬書八章廿六節,便用這句話大聲禱告。那一刻我腦海裏浮現約翰‧盧特《安魂曲》(Requiem)的美妙開首句,於是我借用它的歌詞,以自己的方式去禱告:「上帝,賜[他]永遠的安息,以永恆的光亮照耀[他]」。
上帝憐憫的同在並不靠我的知識和能力,我為此感恩。我是不足的,但聖靈在我軟弱時幫助我。我並非蒙召靠自己給人帶來安慰,或靠自己施憐憫,但卻要靠着聖靈的能力,成為管子,讓上帝的慈愛能觸撫我們。任何人能做得最好的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