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昌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CHAN Tak-cheong, Wilson 
按立/轉職年份:
1994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北角堂主任牧師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門徒事工執行委員會主席、聖樂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I pray that you may be active in sharing your faith, then you can have full understanding of every good thing that we have in Christ” (Philemon v.6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喜愛之金句:
「我豈沒有吩咐你麼!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裏去,耶和華你的上帝必與你同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2007年10月28日 
我要用靈和悟性歌唱 
聖樂主日 
第43期 

『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14:15)

此段經文的背景,是使徒保羅論到方言及理性的語言在崇拜聚會中的作用。他沒有禁止使用「方言」,但卻認為「方言」是向上帝講話的屬靈經驗,並不是對人講話的途徑。別人(甚至是說方言者)並不明白所表達的。故此,一個人的方言是造就自己的靈性,不能造就在教會一起聚集崇拜的信徒。從實際情況考慮之下,他提出了合宜的崇拜,應以「造就性」為主要目的,在內容上則要有靈性和悟性的結合;不單是為自己,也是要讓人能領會明白的。所以,好的詩歌獻祭,應是結合內在屬靈的深度和人的理性經驗,並有交流及造就性的動力。這亦是我所體會的真、善與美的歌頌。

「真」是指參與崇拜歌頌者的真誠態度:這是「心靈與誠實」的敬拜。歌者(包括了敬拜隊、詩班及會眾)要以最大的真誠和敬意,投入地以真純敬虔的心來歌頌上帝;盡心竭力地以「悟性」去體會、演繹、及「唱出」或「奏出」詩歌的音調、內容、意境及屬靈的力度。這是一種奇妙的聖徒相交經驗:三一上帝、詩歌編撰者、獻奏者、詩班和領唱者,連同崇拜的會眾們,都在歌頌時奧秘地相遇並連繫起來,但卻可以有獨特的體驗和領受。正因如此,生命就顯得不一樣了。

「善」是指詩歌內容是否在陳述聖經真理?它們的編寫是否引領人更深入、更真誠地敬拜上帝?它們是否造就人?是否與會眾的信仰旅程起著共鳴、安慰、教導、勸勉、啟迪的功效?近日華人信徒喜歡在崇拜聚會選用個人的創作,當然其中不乏優美雋永之作,對信徒投入崇拜很有幫助。但不少卻仍只是即興的、純個人體會和感受的表白,在信息內容、神學角度來說,不少有偏執之處而亟需改進,在崇拜時這些未必有造就性。

「美」是指詩歌在音樂演繹時產生的一種圓滿境界。所謂「繞樑三日」,並非音樂的聲音真的延續三天,乃是指當下音樂的「美」,在參與者心靈中所產生的震撼和回味,可以持續地縈迴在心頭和心靈之中。「美」的詩歌雖可以有不同的音樂品味和風格,但總有公認的判別原理和準則。加上運用我們的音樂恩賜來演繹頌唱,才是真正的美。

但願我們能用更多優美的詩歌:不單內容有豐富和恰當的信息,其文辭優雅易明、又與旋律曲調相配合。又讓我們能以各樣的樂器,以既真且誠,既善又美的聲音來歌頌那配得一切榮耀的上帝。


2007年04月15日 
剛強壯膽 
基督復活後第一主日 
第15期 

『順從上帝,不順從人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為這事作見證,……聖靈也為此作見證。』(徒5:29ff)這是何等擲地有聲的宣告!門徒為著要忠誠地見證那位從死裡復活的主和救主,表現出何等氣概和膽量!

我們要了解,這回應是門徒受到那些把耶穌釘死的猶太宗教領袖,作出威嚇後所發出的宣告,這代表著何等重大的意義。

我們還記得耶穌的門徒在耶穌被釘死後的表現嗎?

門徒都害怕,關在緊鎖著的屋子裡祈求安全感、離開耶路撒冷、去到以馬忤斯、甚或返回加利利湖邊,重操打魚故業;多馬斷言,除非親眼看見、親手摸到耶穌的釘痕,否則絕不能接受耶穌復活的「傳說」!

大哉!復活的奧秘,奇妙的救恩!上帝將耶穌從死裡復活過來,並且向門徒顯現;確定祂勝過罪惡和死亡的應許,撫平他們的哀傷、失落和自疚。

利亞這些滿有愛心的婦女們,囿於對心愛者的死亡、分離,傷痛因而變得迷糊的眼目能重新看見復活主,他們大得安慰和喜樂。

失落迷惘的門徒在以馬忤斯路上與復活主相遇,得以明白聖經的教導和心裡重新火熱起來,重返信仰的「聖地」耶路撒冷。

前程理想俱變虛幻而驚惶失措的門徒,在封閉自困的樓房裡與復活主相遇,因而大得平安和喜樂。

被理性所困惑的多馬與復活主相遇,他不再疑慮而全情作出偉大的信仰宣告:「我的主、我的上帝」。

自信自尊幾乎徹底崩潰的彼得在加利利海邊與復活主相遇,他蒙主接納、委任而開展他更精采的人生下半場。

他們與復活主真的相遇了!更由這位復活了的基督耶穌導引他們的新生命,他們願意順服及接受聖靈的帶領,每日忠心地為這信仰作見證。他們因此而表現超凡的信心和膽量,敢於與其信仰相悖的權威對質。這是因為他們所見證的,是他們親身經歷,親眼看見的。(約壹1:1-2)

今日的世界,今天的教會,現在的信徒們需要經驗與復活主相遇而來的更新,要因堅信復活而來的使命和膽量。因為主復活不單是歷史事實,也是我們可以不斷地經驗的事實。就讓我們的生命不斷地更新,亦在黑暗困苦,迷失絕望中得見復活的光輝而能堅忍,繼續昂首踏上信仰路,剛強壯膽地為這位復活主作見證。


2006年11月26日 
愛的盼望 
基督將臨節前主日 
第48期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在世,總有順暢歡愉的時刻,亦必有逆厄艱難的日子。有的時候這是個人的因素所引致,但更多的情況是時勢所造成。所謂「時勢造英雄」者。耶穌的門徒也很緊張的要追問「聖殿」被,「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的日子究竟甚麼時候會出現?但耶穌的回答卻令人不安,這是奧秘,這日子只有父知道,連「子」──他自己也不能知道。「趨吉避凶」是人之常情,人總是希望能預知先機,好能早作準備以避免不幸和困難凶險事情的發生,正所謂「避之則吉」。甚至在面對危難時,縱使不會「落井下石」、也有「大難臨頭各自飛」的自保心態。

但基督教信仰給我們的教導則不只是期望信徒能比其他人未卜先知,以至能趨吉避凶,而是要作「聰明的童女」,把自己生命的「燈」、「油」預備好,迎接那隨時回來的救主。同樣的,面對不可預測的人生機遇和各樣對信心的衝擊,我們不能只求逃避,而是常作更好的預備。對那臨到的機危吉凶,隨時都有足夠的預備來接受、面對和克勝。

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的大祭司已經為我們獻上那永遠有效的贖罪祭:「……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來 10:12-22)基督確實會再來,但我們蒙恩得贖的勝利亦因上帝對世人的愛,藉著耶穌基督的救恩得到成全了。至終的誇勝,因著對上帝的愛的認識和已經在實現祂的子民心中了。還記得主耶穌「願你的國降臨」、「天國就在你們的心裡了」的教導嗎?

隨之而來的挑戰就是我們要在這段時期如何面對各樣的挑戰和困難呢?希伯來書很清楚的指示我們:「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不可停止聚會。」(來10:19b-25)我們要建立一個有信、有望、有愛的信仰群體:要保持活潑的相交生活(團契的本義),更藉著共同敬拜、真道學習、愛心服事和見證分享來彼此扶持,同渡世上歷程。

但願你我都預備好加入這個「信、望、愛」的信仰群體,積極地藉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彼此承諾守望支持來「共同渡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