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詩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AU Lai-sze, Maria 
按立/轉職年份:
1989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退休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栽培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以馬忤斯之旅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2014年03月2日 
締造和平的人有福了! 
婦女主日 
第9期 

上月,有示威者在遊行中途指內地遊客,叫他們「滾回去」。這事立時引起廣泛的關注,香港特區政府一司三局長一致譴責示威者的行徑。近年香港社會族群間對立的情勢,又豈只是這次針對遊客的「驅蝗行動」?仇商恨富的情緒、政見的分歧、社會議題的爭論、民生問題的抗爭等等,都使氣氛越趨緊張,使關係日益矛盾。身份、背景、立場、主張等差異,似乎都在撕裂而不是建立關係,求同存異成為難以想像的事。

生活在今日的香港,信仰究竟給予我們怎麼樣的指引和力量?在登山寶訓,耶穌教導了我們:「締造和平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9)以暴易暴斷不能改變困局,只會激發爭鬥,加劇負面情緒和粗暴的文化。相反,在紛亂和迷失中,我們當堅持追求真、善和美。聖經指示我們:「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原來上帝是不喜悅我們因仇敵跌倒而幸災樂禍(箴言24:17-20)。所以,不要忘記,上帝是賜世人生命的主,他的權能和恩典才是光明秩序的確據。

願「法蘭西斯禱文」成為我們今天對上帝的呼求:

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你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你寬恕;
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絕望之處播下你盼望;
在幽暗之處播下你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歡愉。
哦,主啊使我少為自己求,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
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
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
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歌詞:禱)


2013年02月3日 
心靈花園 
衞理園主日 
第5期 

「『沒有人需要向我證明禱告會帶來改變。……若不禱告,我會變得容易動怒、疲累、心情沉重。我會失去聖靈的引導……。我會變得暴躁不安、懷恨、想報復。』這是近代靈修大師盧雲所說的話。他曾經每天都待在小教堂裏一小時,但腦袋裏總是充滿著使他分心、令他不安的事情……日子久了,他發現其中十分重要的差別:『一天中沒有給上帝這一小時,我的生命便失去了連貫性。我會感覺生命只是一連串不相干的事和意外。』」(參考楊腓力著:禱告。校園。2008年。)

我們都需要安靜。停一停,才能聽到內心微聲的呼喚,呼喚我們回歸本源,回歸創造主的身邊。活在大都會裏,緊張、壓力、匆忙的步履、瞬息萬變的節奏……驅使我們每天都在追趕著。我們再無暇留意身邊的事物,也無心力去關愛同行的人。我們的生命正在萎縮、正在撕裂!

但是,主卻對我們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篇46:10﹚耶穌也教導我們:「你們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加福音21:36﹚所以,退省、休息、每天靈修、定期退修等,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事,也不是奢侈的安排。親近主,乃是必須要的!禱告的人,心靈得滋潤;默想主的人,就必享和平。唯有不斷地追尋、晝夜思想主的話語,生命才能綻放亮麗色彩。如同那棵栽在溪水旁的樹(詩篇1:2-3),在主內,我們的心不會枯竭;不再是沙漠,也不是戰場,而是主所澆灌的心靈花園。在那裏,主與我們相遇,與我們談話,活水靈泉從其中湧流不息。世界在變,明天也無法向我們保證會更美好,但與主連繫的心,卻盛載著生命的真道和不變的平安。

幾年前,循道衞理聯合教會進行衞理園重修項目,將她塑造成為安靜退修的地方。今天被定為「衞理園主日」,就是要與弟兄姊妹們分享衞理園重修的願景:在主內,我們同心攜手,打造衞理園成為培育美麗靈性的「心靈花園」。阿們。


2012年01月15日 
愛的奉獻 
基督顯現後第2主日 
第3期 

我們「要在天上積財寶」﹙太6:20﹚。

甚麼是「天上的財寶」?如何積蓄?為何追求?「天上」是永恆的意思;「財寶」是指有價值的事物。信仰基督的人,一生所求的已經不同,永恆才是我們終極的追求。申命記提醒我們,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是要使我們知道,「惟有耶和華他是上帝。」(申4:34-35)上帝能力的拯救,不但使我們脫離危難,更幫助我們堅定地信靠他。

我們的追求若定位在上帝的國度裡,就能在短暫的世事上有取捨的自由。人生最大的祝福就是「敬虔」與「知足」結合(提前6:6)。

以下是一個啟發心靈的故事:
大樹與男孩是好朋友。大樹陪伴著男孩成長,男孩與大樹分享每天的生活。當男孩漸漸長大,他與大樹見面的時間亦減少了。但每一次見面仍然令大樹十分快樂。男孩畢業後,就與大樹道別,出外發展他的事業。
不久,男孩回來告訴大樹他事業上的需要,大樹就將所結的果子給了他。又過了幾年,男孩再次回來。他要結婚,需要一艘出海度蜜月的船隻。大樹就讓男孩將自己的樹幹砍伐下來,作為造船的材料。男孩帶著船隻高興地揚帆遠去,留下只剩餘樹頭的大樹。
許多年後,男孩又再與大樹見面。此時,他已是一位老者。大樹說:「孩子,我已經沒有甚麼可以給你!」男孩說:「我老了,只想安靜下來。我可以像從前一樣,坐在你的身上嗎?」大樹欣然答允。
從此,大樹快樂地與男孩在一起。

大樹的確快樂,它不在乎自己得到或失去些甚麼?它只在乎男孩的福祉和需要。它活著是為奉獻,且奉獻到最後的一刻。原來能夠付出的人,就是富足的人。敬虔的人,奉獻時欣喜快樂。知足者,不計較、也無憂慮,因為上帝是我們最大的依靠。